各系部、相关处室:
为进一步推进“有组织科研”,深化产学研合作,形成科研特色和优势,提升学院科研整体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,学院决定开展2025年度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申报工作,具体事项如下:
一、申报条件
1.创新团队应以学校重点专业(群)和校内有关科研平台(重点实训室、工作室、中心等)为依托,具备比较好的工作条件。
2.创新团队应聚焦于一个研究方向,符合国家、省市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,以产学研合作为主线,以取得标志性成果为目标。
3.团队负责人应具较高的学术造诣和科研能力,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合作创新精神,原则上应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,且近 3 年内没有项目终止、撤项、学术不端等科研不良记录。
4.团队成员建议5-8人,学科、年龄、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,其中,40岁以下成员占比不少于1/4。鼓励跨专业、跨学科、跨部门组建团队,每个成员只能参加1个创新团队。 团队成员中须有来自行业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,校外成员不计入团队成员人数基数。
二、团队类别
科研创新团队分为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两种类别。
三、建设周期
团队建设周期从立项之日前,最长不超过3年。
四、建设成果
创新团队结题成果以质量导向,成果多元,可以下列8种成果形式中任选3种,作为结题要件,具体如下:
(1)获得三类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项
(2)获批二类科研项目1项
(3)获批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平台1项
(4)获批市厅级及以上创新团队1项
(5)发表高水平论文(二类及以上)3篇或学术专著(或省级规划教材)1部
(6)授权发明专利5件或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10件
(7)横向科研项目(含专利转让)到账经费总额:自然科学类30万元、人文社科类10万元
(8)其他领域(包含教学、创新创业等)的国家级标志性成果1项
所有结题业绩都必须是团队成员以“学校和个人均排名第1”获得。科研项目、成果类别认定以皖教人〔2016〕2号文相关规定为准。
五、申报流程
1.团队负责人填写《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创新团队申报书》(附件),上交所在二级教学单位(部门)。
2.各二级教学单位(部门)对所申报的科研创新团队进行初审,提出推荐意见,并将电子版、纸质版(一式两份)于2025年5月30日前交至科研处。
3.科研处组织专家评审,评审结果报学院审定后,公布立项建设团队名单。
六、保障措施
1.政策保障:为团队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,如优先安排科研项目、优先推荐申报高层次人才计划等。
2.学术交流:鼓励团队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,提升团队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。
3.经费保障:科研团队不设建设经费,采取奖补形式,按中期检查、结题检查结果发放相应奖励,奖励金额由科研处报学院审定。对建设不力、考核不合格的予以相应惩处措施。
七、其他
1.科研创新团队获批立项后,根据评审意见完善申报书,项目成员及建设目标不得随意修改,申报书作为检查和验收的依据。
2.学院“双高计划”项目中所涵盖的高水平专业群必须申报校级科研创新团队,其他专业群鼓励申报。
附件:《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申报书》
附件.doc
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
2025年5月15日